首页 > 文史天地

文史天地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在延边讲述传奇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23 15:28:58

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年届70岁的杨泽国老先生,于日前自费骑自行车来到延吉,受到了延吉市委办公室、州人民银行等多家单位的热情接待。他此次东北之行,单骑穿越大兴安岭,北至漠河;东至延边的长白山和防川。

杨泽国独自单车远行的目标是,他要利用10年的时间,走遍全国。如今已历时5年,走过21个省市,行程近3万公里。他此举的目的,由最初单纯寻找当年把他从地震废墟中救出来的解放军,逐渐转变成用实际行动宣传、感谢,党和解放军及全国人民对唐山的无私支援。同时他还准备把自己的经历、见闻和所想所思,写成一部大书,题目初拟为《中华大地考察情》,预计成书400万字,现已完成初稿40多万字。

这是一位赤诚的老人,更是一位百折不挠的老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经过惨烈地震后唐山人的优秀品质,他的经历充满了人间真情和传奇故事。

 

难忘的36小时

 

提起唐山大地震,杨泽国一脸悲容。他说,25年前的728日凌晨342分,仅4秒钟的功夫,有百年历史的唐山市毁灭了,死亡24万人,伤16万人,7000家绝户,全城变成一片废墟。

扬泽国家住的是平房,地震发生时,一声巨响把全家从梦中惊醒。醒来后的家人发现整个房盖飞到院里摔个粉碎,四面墙均向外倒去,把两家邻居都砸到了废墟里,他一家人仅受一点轻伤。只是他的儿子被震到塌陷的炕洞里去了,但很快就从碎土坯中站了起来,全身也无大碍。

当全家意识到是发生了地震以后,立即开始抢救被埋在废墟里的邻居。这时,杨泽国突然想起前来探亲的岳母等人,他们正住在相隔1公里以外的比较宽敞的弟弟家,不知情况会怎样,于是他抓起一辆自行车飞身跨上,向弟弟家飞驰而去。

杨泽国到了弟弟家楼前,只见震后的残墙断壁惨不忍睹,在逃出来的几个人中,没有发现一个是自家人。他一时恐怖得什么都忘了,高喊着他最疼爱的侄子的名字,一头钻进还没有完全塌落的残楼里。恰在他钻进残楼去找亲人的时候,余震发生了,整座残楼彻底崩溃轰然倒塌。杨泽国被埋压进了废墟的底层,昏了过去。

不知何时,杨泽国终于苏醒过来,回复了知觉的他发现,屁股上顶着一辆自行车,脖子后压着一张大铁床,一只脚被一枚大铁钉穿透,全身被卡在乱物中,虽有很多空隙,但他的身体几乎一动也不能动,鼻孔已被尘土堵死,所幸有半个嘴露出来可以喘气。

其实当杨泽国醒来时,已经是地震后的第二天了。他开始大声地喊叫,也许是根本就没有喊出声来,也许附近已经没有人了。正当他几乎绝望时,突然感觉到废墟上面来了解放军,只听见有几个人走进了埋杨泽国的这栋废墟楼。杨泽国在废墟底下听见,那几个解放军四处检查一番后报告说没人,就离开了。这时被埋压在砖瓦水泥块最底层的杨泽国,什么都听得见,心里明明白白,可是嘴里一点也发不出声音来,一着急他又昏过去了。

当杨泽国再次醒来,(730日下午),又清晰地听到上面又来了一批解放军,原来是来复查。他听到上面的人在说:

“再看看这块儿还有人没有?”

这批解放军找了一会儿后,有人说道:“这里就是有人也早死了。”

杨泽国当时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智慧,他有一只手在空隙中还能活动,喊不出话来的他立即从黑暗中摸起一块水泥块,用尽余力在压着他的楼板上敲了起来。他敲击产生的声音很小,可终于被细心的解放军听到了。只听上面有人惊呼:

“这里有人活着!”

接着,锹镐齐响。当被埋36小时的杨泽国刚一露天时,他又昏了过去。

当杨泽国再次苏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医疗队的病床上。医生告诉他,有一名解放军战士为了从废墟中往外扒他,一只胳膊划开一个大口子,血流不止,他两手的中指和无名指都磨烂了,血肉模糊,可在现场要给他包扎一下都不让。那个战士说,一分钟也不能耽误,早一分钟把下面的人扒出来,就多一分活的希望,就是他和大家救了你。

从此,那位不知名的战士和实施救援的解放军,就成了杨泽国终生不忘、立志寻找的救命恩人,才有了他日后骑自行车走遍全国的感恩壮举。

 

灾难中的唐山

 

杨泽国老先生回忆说,当时被埋在废墟里的他除了脚之外,其他都无大伤,经抢救身体很快就恢复过来。当他从病床上起来,再赶到弟弟家塌楼现场一看,他的心一下子又收紧了。只见废墟前,遍地都是扒出来的死尸,他岳母和弟弟一家6口人的尸体,赤条条地躺在那里,惨不忍睹。当时每座住宅楼的废墟周围,都有七、八个赤身裸体的人在悲伤地、不停地来回走,舍不得离开,因为他们都有亲人还被埋在废墟下面。

地震前的唐山地区曾连续高温,人们晚间睡觉时,几乎都是赤身裸体地躺在蚊帐里,地震发生后衣物全被埋在废墟里。侥幸逃脱灾难的人,几乎都是一丝不挂,直到四、五天后,裸身的人还到处都是。但当时的人们都处于极度悲痛之中,根本无人顾及到这些了。

地震后首先被救的是被挂在断壁残垣上的人,他们中有的是手或脚被水泥块、砖墙等重物压住、夹住,不能挣脱,这些人有许多都是赤条条地挂在半空。杨泽国说,没有亲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大地震在解放军的全力抢救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中渐渐地度过最艰难的日子。转眼到了冬季,国家怕有大批尸体埋在城内,到春天时可能引发瘟疫,于是作出决定,把市内临时掩埋的尸体全部挖出,运到市外适当地点重新深埋。

杨泽国说,唐山西郊有一个天然塌陷,又经后天取土形成的大坑,成为一个巨大的埋尸场。运尸队把城里的尸体一具一具地挖出来,再用翻斗车一车一车地运过去。他曾到埋尸场特意去看过,只见坑里铺一层尸体,撒一层石灰,垫一层土,再用拖拉机压实,不知埋了多少层。起尸又埋尸,这种又脏又累的活,自然又是亲人解放军来完成的。清理完城内的尸体后,国家又派来飞机来洒药。地震中,唐山死了那么多的人和牲畜,可是终于没有发生人们最担心的瘟疫。

地震后最初的日子里,唐山的天气不是暴雨就是烈日,满城淌着血水和臭水。一度让活着的人们没水喝没饭吃,前来救援的解放军、医疗队也没有水喝、没有饭吃。开始人们喝大坑里积下的雨水,吃空投下来的大饼、饼干。后来渐渐地运来了大米和水,才开始做饭。饭做好了,可是没有碗筷,大家就用手抓着吃。直到一个多星期后,各种救援物质才发到了每个人身边,人们也住进了防震棚。

杨泽国说,不用细讲,当时就连筷子,也是一人一双发下来的。没有解放军和全国的支援,哪有唐山的今天呀!这种再生之恩恩重如山,唐山人永远也忘不了、永远也报答不完的。我现在骑自行车走遍全国,就是要用一个大地震幸存者的实际行动,来宣传和感谢恩人解放军和全国人民。

 

历尽千山和万水

 

杨泽国是唐山市新华纺织厂的中层干部,退休后就立下了骑自行车走遍全国,去寻找救他性命解放军的志愿。为了成行,他曾有计划地准备了4年。

1991年退休后,他有目的的到一家装潢公司去打工,专门干蹬三轮送货的活。他足足蹬了4年三轮,对自己的体力有了充分的信心后,才开始正式施行自己的远行计划。

最初,杨泽国只在河北、天津、济南一带骑行,并在那一带驻军中寻访未果,后来才远征全国各地。他的行动得到了唐山市政府、人大、体协及各大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当时他的月退休工资只有560元,为了筹资,他采取半年打工,半年出征。他的事迹已先后被4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过。

杨泽国说,现在虽然70岁了,但每天仍能骑行70公里到150公里,能连续骑行15个小时。冬天向南方走,夏天向北方行,风餐露宿是常事。在外面什么情况都遇到过,有时是座上嘉宾,有时是天涯孤客,但他都能从容面对,为了自己的目标,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杨泽国说,这次北上漠河,过了嫩江以后,可真领教了东北大森林的厉害。他刚骑车进入林区公路不久就迷路了,最后只好停下来,坐在路边等人指点。没想到,东北大森林竟是如此的人烟稀少,一直等了8个小时,才等来一辆汽车。因为他走错了方向,天又快黑了,那辆车的司机只好又把他带回了出发地嫩江。经过请教他才明白,孤身闯大兴安岭林海,要按电线线路走才能找到方向和居民点。尽管得到了正确的指点,但在他后面的征程,从嫩江到漠河1200公里的林海公路中,他还是在中途孤独地露宿了6次。他说,大兴安岭林海里的居民点,实在是太少了。

杨泽国说,在他南北征途中遇到各种危险有多次,其中两次印象最深。一次是从慕田峪长城下来回怀柔,在离怀柔35公里左右一个下坡处,时间是晚上10点左右,路上无行人,无车辆,公路两旁都是大树,黑黑的。突然从路旁树后扔出一个大松树枝子,把他的自行车拦住,跟着从暗处跳出两个人来,原来是遇到了劫道的。

杨泽国一见连忙解释说我是来找体委的,说着掏出一个黑本夹子,从中拿出一张纸:

“你们看这是我的介绍信。”

“我不听你解释,给我下车!”那个劫道的厉声喝斥道。

这时杨泽国一看,另一个劫道的也快凑到跟前了,他急中生智,猛地把手中的黑夹子往劫道人胸中一扔,两手把车闸一松,用力一蹬,顺着下坡就飞驰下去了。那个劫道的,不知扔过来的是什么东西,吓得急忙向后躲避,杨泽国趁机逃走了,躲过了一劫。

另一次遇险,发生在福建到益南的300公里的山路上。杨泽国骑车进入了山区,当时正是3月天气,当地农民正在忙于采茶。那一段路全是上坡,无法骑行,他已经连续推了三天的车了,每天行程只有15公里左右。

因为当地山高路陡坡长,山路上每隔25公里,就有一个山民们设的“浇水站”,昼夜为过往机动车辆服务挣钱。因为这里的坡太陡太长,尤其是载重机动车爬不上30公里,发动机就都热得“冒烟”啦,每到一站都得停车浇水降温,给发动机冲冲凉,否则就无法前行,这道大岭一直延伸到桃花岭隧道为止。

等过了隧道,又是一溜无休止的下坡。没想到下坡途中也不顺利,途中杨泽国的车闸突然失灵,自行车控制不住立时就飞起来,方向一歪一下子就撞上路边的一棵大树,幸亏缓冲了一下,接着又撞上一棵小树后卡住了,停了下来。杨泽国攀住小树,往下面一看,只见小树下面竟是立陡几十米深的山谷,谷底有一条湍急的河流,后来有人告诉他那就是有名的瓯江。那次,他就差一点点就粉身碎骨在瓯江里。

 

延吉遇“亲人”

 

杨泽国说,他进入延边后,是721日从敦化市出发,骑车去长白山的。在二道白河和长白山上,无论是旅店、饭店,还是旅游部门,都免费为它提供种种方便,让他非常感动。

在长白山上可惜遇到大雨,雨雾中的群峰和天池难露真面目,未能一饱眼福,但他真切地感受了长白山的雄伟和神奇。尤其雨中游山的人们,不避风雨,不畏艰险,游兴不减的劲头,让他深受感动。

然而让杨泽国更为感动的是,他在延吉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亲人,当年最先冲进唐山救灾的老兵王师傅。王师傅现在人民银行延边支行任司机,当年在基建工程兵某团服役,驻大石河,距唐山80公里。当时部队因换防刚到大石河,全部住的是帐篷,地震发生时没有受到任何人员损失。

地震发生后,团党委立即决定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立即全团集合出发去救灾。开始没有准确的情报,他们全团是边走边寻找灾情最重的地方。到728日早6点时,全团就开进了死一般寂静的唐山市,部队未做任何喘息,就立即就展开了救灾战斗。从此这个团,就一直住在唐山市,一直到新唐山重建完毕才撤出。

王师傅介绍说,当时唐山的惨象和救援工作的艰难危险,令人无法再回忆、再细说。他说,他当时是团长的警卫员,工作与一般战士有点特殊,虽然主要任务不在第一线救灾,可是经他参与和亲手救出的也不下六、七十人,而日夜战斗在一线的战士们就可想而知了。

王师傅还说,我一听杨老的唐山口音,一看杨老这年龄,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当年我们的心和泪曾汇流到一起,震后的唐山和唐山人民,终生难忘啊!王师傅又把杨泽国请到家里去吃饭、叙谈、与家人相识,临分别时两人都流下了滚滚的热泪,难舍难分。

杨老先生说,王师傅他们部队,可能就是救我生命的解放军,见着他就像恩人在眼前,总觉得格外亲。

杨老先生表示,在有生之年,要不停地走下去,寻找人间真爱,传播人间真爱,让人间真爱万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