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天地
延边最大的地主庄园——孙家大院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7-08 14:23:46
孙家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体系,当年依靠日伪势力,勾结土匪。鱼肉乡民,横行无忌,富甲延边,真是威风八面,无人匹敌。随着1947年土地改革清算地主恶霸的一声枪响,罪恶累累的孙家“掌门人”孙荣铭(按接受采访的坐地户边坤山老人讲,应为孙家老四孙新华)被处决,一个黑色的传奇,终于画上了句号。
如今50多年过去了,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细鳞河乡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座庞大颓废的地主庄园,已被高高挺立着电视天线的农家新居紧紧地包围起来。大家都知道这里是孙家大院,可是对大院过去的人和事,却很少有人了解了。
非常幸运,我们找到了一位当年给孙家扛过活的老人边坤山。边坤山老人今年79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记忆清晰,他不到20岁就给孙家扛活。他回忆亲身所历,给我们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当年孙家大院的风貌。
一、 暴富发家
孙家祖籍辽宁,当年是挑着担子逃荒来到细鳞河的,当年的细鳞河,山林茂密,荒地漫野。头脑灵活的孙家人,通过种种手段终于钻营成了这里的“占山户”,成了一大片荒地和山林的主人。
然后,孙家开始招募“关里”的汉族农民、逃荒过来的朝鲜族难民为其垦荒,逐渐地发达了起来。据说后来孙家又和土匪勾结起来,有一伙专门打家劫舍的江洋大盗,是一个三十多人的剽悍的绺子,他们长期与孙家勾结,以孙家为秘密据点,在孙家不知积存了多少不义之财。一次这伙强盗有预谋地倾巢到敦化作一个大案。不知是什么地方出了纰漏,结果全部被敦化的“白将军”逮住,并全部被就地正法。绿林朋友遭了大难,孙家不仅没受丝毫损失,反而一夜成了暴富,从此在延边无人可敌。
边坤山老人说到这里,给我们又讲了一个插曲。孙家初来延边时也是穷光蛋一个。为什么发了家,他们孙家自己人说,是因为选对了好风水的宅基地。据说孙家兄弟们来到细鳞河时,在一个小山坡下,看到一只公野鸡与一条长虫在打架,认为呈龙凤之瑞,遂在此造屋,果然就大富起来。现在看来,这些骗人的鬼话,无非是为自己贴金,掩饰罪恶的发家史,纯属愚弄乡民的谎言。边老人下面的讲述则为我们揭开了孙家发家的真正秘密。
二、 背靠官府
孙家大院同族兄弟15人,个个了得。有的主内,有的主外,有的经营农田,有的从事工商,还有更重要的角色就是当官。
老二孙华亭在民国时就当上了巡防团的巡官,经常穿着制服,挎着手枪,带着随从回细鳞河走上一圈,看哪个“刁民”还敢“疵毛”,哪个佃户还敢欠粮欠租……
“九·一八”事变后,到伪满洲国成立时,孙家又成了日寇的帮凶,老四孙华新伙同一个朝鲜独立军的叛徒叫金一龙的,在日伪的扶持下,建立了“自卫团”,有40多个兵,成了日本人的走狗。边坤山老人说,这个“自卫团”成立后,专门配合日本人做坏事,处处勒老百姓的大脖子,可把细鳞河糟践苦了。延边解放后,这两个人先后被处决。真是罪有应得,老百姓纷纷拍手称快。
日伪时期,孙家达到鼎盛,不仅有人当官带兵,自家也筑起了高高的围墙,四角筑起炮楼,大门日夜有岗,家中藏有70多只长短枪,豢养了80多名护院亲兵,其势力之大影响之广,后来让日本人都起了疑心,生拍掌控不了做出不利皇军的事来。
边坤山老人讲,老孙家的嚣张不断升级,因此也遭到了日本人的猜忌和整治,被日本人“坑”得也不轻。有一次,日本头道沟领事馆以登记枪支为借口,声称枪支不登记即为非法,就不配给子弹。结果,把孙家大院的私枪都收上去后,却迟迟没有发还的动静了。孙家一琢磨就明白了,后来不知花了多少大头钱,总算要回了几支枪。
三、 剥削致富
孙家大院这个封建小王国的崛起,除了利用上述手段外,主要靠对佃户和长工的残酷剥削奠定的基础,积累起一定的财富,然后再兼并土地,扩大基业,并投资工商业。孙家在强大政治靠山保护下,形成了滚动发展翻番增值的趋势。
到延边解放前,孙家在细鳞河、头道沟、二道沟、铜佛寺一带,占有9000多公顷水旱田,1700多公顷山林、360间房屋,1000个佃户;并开有油坊、粉坊、砖瓦窑、白灰窑;在延吉市经营着当时最大的“泰和隆”商店、“天一芳”饭店;在佳木斯还开办了“德发东”铁工厂;有1200头牛、20匹马、两辆马车、一辆小轿车、一辆大卡车。
边老人讲,1947年土改时,对孙家前后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清算,以为已经把孙家大院的各种财产算清分净了。可是,最后还在他家坟地里挖出了一大批金银珠宝,直到那时老孙家的气数才算尽了。
四、 废园现状
听了边坤山老人的讲述,再走进这座废弃的地主庄园,叫人思绪万千。整座庄园就像教科书上描写的那种,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地主的土围子。孙家大院东西宽约100多米,南北长约200多米,是标准的长方型。围墙大部分损坏殆尽,只剩一段西墙保存尚完好,足有四五米高。土围墙的基础是青石,青石上垒土坯,土坯再往上是干打垒,好像是后加上的,看来现存围墙的高度,显然不是一次筑成的。围墙四角各有一座炮楼,现仅西南角上存留一座比较完整,约三层楼高,方形建筑,两层结构,每面有射击孔四个,炮楼顶端仍覆盖着当年的小青瓦,周身墙体表层剥落待修,与紧紧靠着它建起的一座座农家新居比起来相形见拙,威风扫地。
庄园的正门,边坤山老人描述的青砖起拱的大门牌楼已不复存在了,现在换上的是极不协调的两扇铁栅栏。当下这座庄园已变成了某国营农场的制酒厂,不过酒厂已下马多时,平时铁栅门一锁,满院沉寂,无人无息,只有些鸟雀自在啼鸣。
走进大院后,入眼的建筑主要是四合院布局,正房厢房都是传统的青砖大瓦房,山墙榫头和屋脊上装饰着各种图案的砖刻,其中珍禽走兽的造型十分精美生动。过了正房到后院,又是一套与前院相同的四合院,只是院井小些,显得生活气息浓了。很显然这里是庄主们的“后宫”生活区了。那么前院肯定是处理庄务的工作区了。
后院到处是断壁残垣、衰草凄凄,墙角有一大堆酒厂废弃的玻璃酒瓶,在早春的冷风寒阳中闪射着绿光。在一片衰微破败的景象中,只有阶前一珠树干虬曲,树冠蔽日的老榆书在无忧无虑地疯长。如果没有这座庄园作证,我们这些后来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边坤山老人讲述孙家大院的情景。想象不出,就在这凋蔽败落的土围子里,曾生活着107口人,存在着一个作威作福、主宰奴役着方圆上百里的小王朝。
五、 采访后记
时光如水,50载春秋转瞬已成过去。世纪之交之际,我们面对延边历史上这座最大的地主庄园,应做何感想呢?
如果是六七十年代,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延边的刘文采,这是多么好的阶级教育的教材呀!”是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忘记历史。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我们缅怀先烈的辉煌业绩,以激励我们的信心和勇气;站在孙家大院面前,我们回味历史的苦难,同样能促使我们警醒,牢记肩负的重任。毛主席曾说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们认为传统教育应该是我们民族的永恒主题,他包括正面的,也包括像孙家大院这样反面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当前全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热潮中,时刻牢记着我们的“根”和“本”,无疑会增加一分更大的责任和动力。
这时,我们又想起了边坤山老人,当年土改时,27岁的他怀着翻身农民对党的无限热爱,对新生活无限向往的满腔热情,报名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编为四野),成为一名炮兵战士。他随着大部队一直打到湖南长沙,用自己拉响的炮声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现在老人年事已高,政府每月发给他46元5角复员军人生活补助费,老人毫无怨言,可是谈及当今世风,却有说不尽的感慨。像我们这些后来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不应忘记历史,时刻掂掇手中的权力,时刻想着肩上的重任,千万莫要冷了像边坤山老人他们的心呀!
“怎么能说没用了呢?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那位拉我们来的年轻司机的高声议论打断了我们的思绪。“用不了多少钱,就能把这座地主庄园恢复旧貌,然后发展旅游餐饮业,再用这庄园的旧风俗老样子作为服务特色,来招揽游客,经济效益肯定错不了。你们看细鳞河的风景多么好,到这儿来玩的人多么多……”年轻人的脑筋就是“活”,他这番高论,确实给我们的思路打开了另一扇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