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审议稿)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14 11:26:14

关于《关于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审议稿)》的说明

    一、选题思路

    根据州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延边,州政协经济委选择了“规划引领乡村振兴”调研课题。

    二、调研目的

    通过对我州规划引领乡村振兴进行调研,摸清实际情况,找出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州委、州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决策依据。

三、调研方式

今年4月至9月,州政协吴学哲副主席带领经济委调研组,围绕我州规划引领乡村振兴进行了调研。先后走访县市、召开座谈会、调阅资料,赴福建、宁夏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力汇聚各方智慧,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四、调研报告提纲

    报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州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从乡村规划逐步展开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乡村建设持续加强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乡村振兴稳步推进5个方面阐述了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是“我州规划引领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乡村规划操作性不强人才建设规划不完善、资金投入规划不到位、产业发展规划不明确、农村改革规划不深入5个方面查找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是“关于我州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的建议”:以规划引领乡村建设以规划引领人才支撑、以规划引领资金投入、以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以规划引领农村改革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以上说明,请审议。

附:《关于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审议稿)》

  

关于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审议稿)

根据州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20214月至9月,州政协吴学哲副主席带领经济委调研组,围绕我州规划引领乡村振兴进行了调研。先后走访县市、召开座谈会、调阅资料,赴福建、宁夏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力汇聚各方智慧,为我州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提出了许多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州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做好乡村规划编制工作,着力发展乡村各项事业,引领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一)乡村规划逐步展开。围绕乡村振兴,对全州乡村规划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完成了全州村庄分类布局重点专题研究的编制工作。坚持因类施策,合理引导资源有效有序投放,以全州村庄现状特征为基础,结合村庄所处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将全州1049个行政村分为集聚提升类203个、城郊融合类169个、特色保护类101个、搬迁撤并类28个、兴边富民类42个、稳定改善类353个和暂不分类村庄126个。目前,有18个兴边富民类村庄正在编制村庄规划。

(二)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全州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1户,其中国家级5户、省级61户;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9个,其中省级7个;培育省级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38家,其中国家级15家;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1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全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1.1万家,规模经营土地面积24.5万公顷,规模化经营率达到64%,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培育“一村一品”示范村镇52个,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04个。建成益农信息社607个,累计服务、培训农民7万人次。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建设、运营全覆盖,建成镇、村电商服务网点1200余个,农村网络零售额实现45.5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三)乡村建设持续加强。建立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组建“中心村”党委92个,推动870个村党组织实现联建共建,规范执行“四议两公开”等基本制度,深化“网格化”管理,推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推进文明乡村建设,普法教育、扫黑除恶及平安乡村建设实现常态化,农村黄赌毒、邪教、村霸得到全面遏制,农村治理持续强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重点镇、重点流域乡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大力整治农村危旧房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和4G网络全覆盖。全州累计创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6.4万户,省级绿美示范村屯44个,省级美丽乡村88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8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4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四)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实测耕地面积39.7万公顷。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清产核资38.8亿元,确认63.7万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创新开展“册外地”规范化管理,通过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册外地”有偿使用合同的方式,累计收取“册外地”有偿使用费2.5亿元。启动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试点工作,试点村达到30个,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730套,经验做法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十佳典型案例”。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推出“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两权抵押贷款”等涉农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6629笔、资金19亿元。深入推进集体林权配套制度改革,为林业合作社等林业经营主体做好林地确权、纠纷调处、权属变更、林权抵押贷款等服务。

(五)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州4.7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12日下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切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脱贫攻坚中磨练锻造的坚强有力的工作队伍、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精准有效的工作办法等运用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我州规划引领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村规划操作性不强。乡村缺少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即使有规划的也是由多个部门分别制定,缺少系统性、操作性,规划易编难用,执行力不强,难以得到有效实施。乡村规划与土地利用、现代农业发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方面衔接不够,缺少一县、一乡的总体规划,规划在引领村庄合理布局、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发挥不够。

二是人才建设规划不完善。本乡本土人才不足,引进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人口代表。大部分村干部平均年龄偏大,能力素质较低,缺少带领农民致富本领,年轻后备干部不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能够承接网络经济时代的旅游文化产业、新业态电商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更少,缺少能够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技术研究推广的“土专家”“田秀才”。

三是资金投入规划不到位。财政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有待加强,金融产品支农作用发挥不够。财政涉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还不健全。各部门对财政资金使用方向规定过于具体,缺乏灵活性,地方无法统筹使用。

四是产业发展规划不明确。乡村产业特色不够鲜明,未能很好地融合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人文资源、建筑风格等要素,区域功能、居民住宅、产业发展、休闲旅游等发展定位不明确,“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不够突出。

五是农村改革规划不深入。农村组织化水平不高,“单打独斗”的生产方式还普遍存在,导致了生产效益低下,给农民增收致富带来很大影响。农民参与农村改革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土地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等资源产权流转和合理分配遇到诸多障碍,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需要进一步激活。

    三、关于我州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的建议

乡村振兴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乡村振兴应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规划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高标准建设的基础。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引领乡村振兴沿着正确方向前行。我州应重点在乡村建设、人才支撑、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农村改革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大胆实践、创新推进,努力走出一条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延边需要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以规划引领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突出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编制实用的综合性规划,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成立州乡村振兴规划领导小组,统筹乡村振兴发展的各行业部门,科学编制操作性强的全州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坚持“一村一规划”的原则,结合各村实际情况,编制各村的详细规划。按照特色村、重点村、一般村,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分类建设,引导村庄个性发展。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新一轮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优化细化乡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城与乡、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空间形态。

    (二)以规划引领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进一步育才引才,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纳入人才工作整体规划,制定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方案。一是注重本土人才培养。依托党校、成教中心、远程教育站点、职业院校等教育平台,立足现有农村人才资源,开展系统培训。尽快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重点围绕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家庭农场主、和有创业计划的大学毕业生、退伍返乡军人等分类开展订单式线上、线下培训。二是注重专业人才培育。加大财政对有涉农专业高等院校、大中专职业学校的支持力度,引导其扩大招生规模。尽快制定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取得合理报酬的指导性文件,为基层农技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农技推广提供政策支持。三是注重服务人才引进。把地方引进农业产业发展相配套的高学历人才纳入人才工作考核体系,把农业人才指标纳入地方发展指标。研究鼓励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返乡就业的财政支持办法。制定公职人员回乡到村任职实施办法,发挥机关干部懂政策、会管理的优势,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四是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和治理主体地位,积极推动广大农民群众创新创业,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

    (三)以规划引领资金投入。科学制定乡村资金投入规划,用足用活政策,推动更多要素下乡,以推进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在政策制定上为乡村发展松绑,在激活要素上为乡村注入活力。一是优化财政投入机制。加快建立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形成涉农财政资金可整合目录,切实落实“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开展分散在各部门的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权下放到县级试点,实行目标、任务、资金、权责落实到县,推动各地集中力量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二是落实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出台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政策,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单独选址的农业休闲旅游设施等有预留规划建设用地。三是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扩大财政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投入规模,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专门对农民合作社进行贷款扶持,切实缓解“三农”领域的融资难题。完善农业保险政策,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根据各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开发符合适度规模经营需求的多层次、高保障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四是妥善引导工商资本下乡。以现代农业园区、特色田园乡村、特色小镇为载体,引导支持工商资本、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乡村发展。

(四)以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是重点。依托乡村特色资源,科学合理地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加快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智慧农业发展体系,打造农业物联网新业态,推广共享农业、云农场等网络经营模式,发展农村电商产业,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二是打造乡村产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促进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发展,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县一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培育产业集群。三是壮大乡村旅游产业。准确把握定位差异,依据不同区位、不同资源和不同文化,深入发掘地方风味、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资源,开发具有城乡间、区域间、景区间主题差异的乡村旅游产品。四是培育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有序整合农业品牌资源,加快培育农产品原产地、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支持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开展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推动农产品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五)以规划引领农村改革。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着力在农村改革规划上下功夫,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一是提升农村组织化水平。加快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促进利益融合共享。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等资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加快农村资源产权流转,促进林地、草地、土地等资源合理分配,有效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