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审议稿)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4 09:37:20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实现“两基”目标之后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全面了解我州义务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助推我州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州政协成立了以马景峰副主席任组长,教育体育界别部分委员组成的专题调研组,于4月至6月,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学校、专家、教师访谈等方式,对全州8个县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形成《关于我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草稿)。在此基础上,调研组还赴外省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一、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情况

全州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96所,其中乡镇学校219所,朝鲜族学校57所;小学171所,初中125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4所,完全中学5所。在校生12.66万人,其中乡镇4.54万人,少数民族学生3.32万人;专任教师1.42万人,其中乡镇7484人。

近年来,州、县两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基[2010]1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创新机制体制,将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落实。以迎接省对县市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工作为契机,2010年起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政府和教育部门“双线”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对县市政府和教育局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20112013年,我州顺利通过了吉林省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延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9月21至22日,龙井市、敦化市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专家组的验收并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的评估认定。

1、坚持优先发展,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导向。州及县市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把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行动计划和惠民实事。州及县(市)都成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及时破解义务教育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政策保障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层级督查机制,从体制和机制上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保障。

2、不断深化改革,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难题。州及县(市)从规范办学行为着手,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做出详细规定,公开课程表、任课教师安排表、作息时间表等,实行阳光招生,阳光分班,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阳光下运行。严格学籍管理,采取多种措施严防学生流失,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省定标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借力《中国教师报》课改团队,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选树了29所高效课堂改革基地校,充分发挥了辐射一方、影响一片的作用。

3、合理配置资源,学校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各县(市)根据学龄人口分布情况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把办好每一所学校作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目标,坚持以“八个一样”为基本标准,实施校舍新建工程、校安工程、薄弱校改造工程和校园绿化美化工程,仅2014年就落实薄改资金1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县域学校标准化建设。各县市政府努力克服地方财力不足的困难,切实保证义务教育建设投入资金,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逐年缩小,教学仪器配备率基本达到要求,除部分教学点,村小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了省定办学标准。各县(市)城乡间、校际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实现均衡。

4、完善体制机制,城乡教师队伍结构日趋优化。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和交流机制,近三年通过公开招聘和特岗计划,累计补充录用教师1141名,其中特岗教师505名,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乡镇,有效缓解了农村教师的不足。同时,全力推进大学区管理和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模式,建立了校长和教师交流制度2012年以来,八个县(市)共交流、提拔校长111人,交流教师943人,有力地促进了乡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各县(市)政府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按教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1.52.5%标准核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学校按公用经费的10%比例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教师培训学习在经费上得到保障。贯彻落实《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农村教师按初、中、高级职称,每月分别发放5080100元岗位津贴;班主任津贴提高到每月100-300元。州政府每年拿出120万元,为200名支教教师发放生活补贴。加快了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减轻了农村特岗教师、支教教师的生活负担,农村教师的生活、交通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5、科学规范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各县(市)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公平原则,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全面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零障碍、零拒绝”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享受与当地学生一样的减免政策和资助待遇。关注留守儿童和单亲无情家庭子女教育,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妇联、青工委、红十字、社区等各部门协同关爱的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三类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残疾儿童能分类就近入学,三类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落实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不让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提高农村学生饮食标准,保障其健康成长。

二、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州、县(市)两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努力,我州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财政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

1、县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异较大。一是经费投入差异大。延边尊师重教,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我州县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差异较大。8个县(市)仅在两项教育费附加方面就存在很大差异。比如,2014年延吉市两项收入是19901万元,而安图县仅有689万元;土地出让金收入计提的教育资金延吉市生均达到2000元,安图县仅有500元。收入的差距直接导致教育投入的差距,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二是生均教育资源差异大。国家和省都对学校班级数和班额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诸多原因,超大校、超大班现象依然存在。这一问题延吉市尤为严重,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标准,全市有1所初中和12所小学存在超规模办学现象,共超出班级189个;5所初中和8所小学存在超班额现象,超班额班级共计285个,其中小学最大班额66人,初中最大班额达到71人。

2、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成为影响县(市)申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瓶颈。2015年起,全州八个县(市)陆续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验收,验收标准中有一项一票否决的指标就是《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都明确规定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近三年,我州各县(市)“三个增长”的基本情况是:2012年延吉、汪清、安图3个县(市)未完全实现“三个增长”;2013年八个县(市)均未完全实现“三个增长”;2014年延吉市未完全实现“三个增长”。总体原因是受国家大环境、大气候影响,2012年国家为了实现教育支出占GDP4%的目标,加大了教育项目投入力度(薄弱校及操场改造、新建改建食堂宿舍及教师周转房、实施营养餐、加强教育信息化、提高公用经费标准等),教育经费猛增。2013年国家投资项目减少,同时国家加强了财政管理,要求报实数据,挤出水分,导致教育投入资金减少和数据上的调整,八个县(市)教育投入均未实现“第一个增长”,势必会影响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的申报和验收工作。

3、城乡间师资力量失衡比较严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说到底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重点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核心是教学质量。目前我州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质量差是个共性问题。主要原因:一是起点低。我州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学历不高,培训经费不足,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少,教师素质提升缓慢。二是招聘难。受工资福利待遇及聘用体制所限,正规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招不到我们需要的学科师资。现有的聘用体制又不够灵活,造成教师补充不及时,使得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不得不跨学科跨学年兼课,课时多,任务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直接引发了“择校热”,造成部分城市和乡镇中心学校超规模、超班额现象。三是留不住。农村学校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发达,文化娱乐设施有限,医疗保健差,骨干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纷纷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向城市流动,使得本来就薄弱的农村教师队伍更显人才匮乏。

4、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全州教师队伍存在一个怪现象,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农村中小学撤并,企业学校归属地方等原因,全州教育系统全口径超编,但部分县市教育系统空编又很多,有的空编多达二、三百人,上报招聘计划得不到足额获批,很多学校出现空编现象,尤其是朝鲜族农村学校的音、体、美、英、心理、计算机等学科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究其原因,首先是招不来。由于我州总体经济欠发达,基层教师工资低待遇差,一些专业院校毕业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其次是考不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凡参加教师公开招聘的考生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获取教师资格证就必须通过通用知识的考试,而这恰恰是音体美等专业毕业生的短板,他们很难通过笔试,致使音、体、美、英、心理等个别学科教师招不进来,造成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严重。

5、职称评聘矛盾较多。职称评聘本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举措,但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由于受学校岗位的限制,评聘所带来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级职称指数少。目前教师职称评聘实行评聘结合,只有评上聘上了,才能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但过去实行的是评聘分开,造成现在学校积压大量已评未聘教师,相当一部分直到退休也聘不上高级职称,享受不到相应的工资待遇。二是延迟退休带来的新问题。今年中组部发文规定:女性高级教师原则上60周岁退休。这一规定的出台,造成了教育系统职称评聘的新矛盾。女性高级教师延迟退休,使本来就不多的高级职称岗位周转频率更加缓慢,很多长期扎根于农村一线的教师,临近退休还未享受到一级教师的待遇。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推进全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为推动我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推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州及县(市)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实施办法,把准支持重点,因地制宜提出符合我州农村实际的支持政策和有效措施。二是依法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内一些教育先进的自治州都出台并落实了相关的条例、规划、实施意见等,从法规及政策层面上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州也出台了这样的相关政策,重要的是如何加大落实的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有关政策的内容。特别是要依法保证必须用于教育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计提的教育资金和农村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部分按时足额到位;要依法保障实现“三个增长”;要根据本地实际单列资金专项用于农村教育,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及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三是建立以“省(州)为主”的经费保障制度。核定义务教育阶段农村教师的基本工资标准,以省州财政统筹为基础,采取省州财政“分项目、按比例”的方法,构建农村教师工资增长的长效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经济欠发达县(市)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适当提高教师绩效工资,制定统一的绩效工资发放标准办法;落实农村教师应享受的保险、住房等各项待遇。

2、因地制宜多模式办学,促进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一是认真实施“大学区管理”办学。县(市)教育部门牵头,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强校引领、资源共享、校际联动、均衡发展的目标,制定完善《大学区管理实施方案》,科学规划学区,实现教育资源区域共享,逐步缩小校际差距。二是实行集中办学。我州农村生源逐年减少,全州在校学生数少于100人的学校(含教学点)有164个,有的学校只有几名学生,老师甚至比学生多。如和龙东城学校现有学生12名,在编教师42名;安图县亮兵镇新胜教学点有学生7名,教师9名。针对我州农村生源逐年减少的实际问题,在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采取乡镇集中、分片集中、办寄宿制中小学等集中办学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快学校新建和整合力度。延吉市、敦化市、珲春市根据超大班、超大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市布局尽早规划建设新学校,扩大教育资源,有效缓解“两超”问题。同时鼓励扶持高端、优质的民办学校发展,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

3、理顺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推动城乡师资融合发展。一是改革教师编制管理制度。现有的以学校为单位的编制管理模式不够灵活,束缚了教师校际间的流动,建议建立“县管局聘校用”的管理体制,打破教师“学校人”身份束缚,使教师成为“系统人”,由教育局统一调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流动,实现教师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均衡配置。二是改革教师职称评聘办法。人社局、教育局联合出台职称动态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评聘管理细则,强化对学校职称评聘的监督,转变职称终身制的做法。三是改革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建立和实行“校长双向选择上岗制度”,选拔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担任校长,担任大学区区长,建立优秀校长和业务骨干教师培养、使用和交流平台,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教育资源、教育理念的融合发展。

4、拓宽教师补充渠道,持续优化教师结构。一是创新招聘办法。借鉴外地的做法,对于应聘人员的笔试和面试的考核人员主要由所聘学校的教师和教育部门的人员组成。加大录用教师学校的话语权,从而保证了录用高质量教师的入口关,使其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同时,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改教师招聘一年一次为一年两次,调整招聘时间,避免新老教师衔接出现空挡;适当放低音体美等院校毕业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门槛,科学设置招考内容,提高专业课比重,通用知识成绩作为参考,有计划补充紧缺学科教师;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取消朝鲜族考生应试语言和文字必须用汉语的硬性规定,为朝鲜族考生提供更多公平和均等的录用机会。二是扩大免费师范生报考规模。积极协调延边大学,根据我州农村教师岗位需求,适当降低州内特别是农村免费师范生录取分数线,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补充乡村教师的不足。三是不断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补助标准,不断创新农村教师激励机制,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建议制定出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鼓励教师终身从教奖励办法》。本着注重基层、注重绩效、注重连续、构建激励机制等原则。对那些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农村基层学校、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在医疗、工作奖励、节日慰问金等方面全方位提高标准;对教龄满三十年的教师退休时要给予一次性重奖,切实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教师和教育的浓厚氛围。

5、强化政策措施落实,保障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是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联运机制,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注重学生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学生“减负增效”。二是加强基础性服务工作。强化相关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做好校本课程的研发、利用,丰富“第二课堂”内容,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发挥“体教结合”、“医教结合”等优势,持续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配合“大学区”管理、集中办学等,根据需要建设管理好学生宿舍、食堂,配齐通勤车等,为农村学生提供就学方便条件。三是强化特殊群体的服务。教育、民政、残联、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社区等部门加强协调与配合,定期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困难学生的普查和数据统计工作,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弱势群体学生享受到公平教育,保证各项补助政策落实到位。努力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让重度残疾学生尽可能接受在校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孩子提供送教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