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读《褚时健传》有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6 14:41:41
褚时健是云南玉溪人,1928年出生于云南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国最具争议性财经人物之一,红塔集团原董事长,“中国烟草大王”。褚橙创始人,71岁入狱、74岁二次创业、85岁成亿万富翁,2019年3月5日,91岁生日后不久,褚时健在云南玉溪病逝,一段商业传奇落幕。褚时健一生缔造了云南红塔集团和褚橙两大成功事业!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褚时健,这个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卷烟厂打造成在全世界都举足轻重的烟草巨头,70几岁高龄又重新创业,打造出“褚橙”这个励志品牌的能人。在读完他的传记后,我更加深信这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出色是一种态度。”
褚时健,他的这一生几经起落。抗战期间,父亲在日军的轰炸中不幸受伤去世,十几岁的他作为当时家中长子,接手父亲留下来的烤酒坊,烤酒添补家用,帮母亲一起维持家人生计。由于他烤酒过程中做事认真仔细,善于总结,不断改进工艺流程,所以他的出酒量比当时大人烤的还高,而且酒的质量也更好,赶集时挑去卖也比其他人的多卖钱。
上世纪50年代末,褚时健被打成右派,下放玉溪元江红光农场改造。可就在这些常人都难以忍受的艰苦恶劣的环境里,褚时健无论是种地,养牛喂马,榨糖,都是认认真真,想方设法做好,提高生产效益。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为了让家人和同事多有点吃的,他可谓绞尽脑汁,下河抓鱼,上山打猎,榨糖酿酒去跟农民换吃的,再艰苦的条件,也能想出各种办法。
改革开放后,褚时健的人生迎来了新的希望和舞台,担任玉溪卷烟厂厂长,这是一个多年亏损,濒临倒闭的小厂。技术落后,职工也没有什么积极性,上班基本靠喊。褚时健到了工厂以后,调整了管理制度,改进了生产技术,最重要的是他立下军令状,贷款买了当时最先进的进口生产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带领全厂上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把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了国内最能盈利的烟草企业,打造出了红塔山这一个知名品牌。
时光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巅峰过后的褚时健已经年过七旬。但他这种闲不住的性格和不服输的态度,毅然决定上哀牢山种橙子。他种橙子的方法和过去别人的都不一样。他把工厂的标准化生产和科学化操作运用到橙子的种植中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精细化作业,使橙子的单产打破了世界纪录,品质和口感也极大的提升。一举成为了中国橙王,褚橙也被誉为励志橙。褚时健又一次地从低谷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在读完《褚时健传》以后,给我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褚时健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他都能够想出办法来解决。那为什么很多的问题别人解决不了,而褚时健却有办法解决呢?最主要的就是因为他做事认真的态度,养成了凡事都要做好的习惯。
在少年烤酒时,由于是用柴火烤,所以随时都要加柴,不能熄火,而且锅里的玉米也是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搅拌一次,那样才不会烤糊,出酒率才高。于是褚时健不分昼夜,随时守着。其它人烤酒就是由于经常没有及时地加柴和搅拌,所以出酒率都没有褚时健的高。
褚时健除了做事认真,追求完美,而且还善于观察细节,总结经验,所以总能够把很多别人办不成的事情办成。
在糖厂期间。为了提高糖厂的效益,要改造锅炉烟囱。他就叫厂里的人去买耐火砖,厂里面的人去跑了一段时间回来都没买到。于是褚时健自己坐了三天的车,去昆明海口的耐火材料厂。去到的时候工作人员爱答不理地告诉他没有,说你们的人来过了。褚时健自己围着厂走了一圈,发现一堆砖摆在那里。
工作人员看他还比较懂行,跟他说了实话,原来这些都是不合格的报废砖,拿去做烟囱达不到要求。褚时健看了这些砖,仔细比划了几下,告诉工作人员自己全要了。于是低价卖给了他。褚时健其实自己计算过,正常锅炉烟囱的砖缝是两毫米,这种形状不正的砖缝会到三毫米,褚时健熟悉锅炉,一毫米之差,砌砖的时候用心点,不会影响效果的,后来这个烟囱果然没问题,一直用到了九十年代。
褚时健除了做事追求完美,而且还善于创新。在种植橙子的时候,他不停地学习农业种植知识,建立实验室做各种种植实验,调整肥料配比。提高果子品质。原来种果树大家用的有机肥都是鸡粪,褚时健通过研究,加入了烟梗,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提升。有机肥里加入烟梗这也成了褚时健的独创。他还不断改进施肥过程,为褚橙的品质和口感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褚时健之所以能够想到用烟梗。也得益于他在烟厂工作期间对业务的不断钻研,发现了烟梗中含有丰富的钾,所以才在后来想到用烟梗。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纵观褚时健的这一生,我们会清楚地发现,他一生中能把很多事情做好,都是源于从小就开始养成了认真的习惯,从小开始养成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敢于承担责任的态度。他很多的成功和创新,表面上看起来有偶然因素,但是却有必然因素。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突如其来的灵感。优秀是一种习惯,出色是一种态度。我们学习褚时健,就是要学习他的这些习惯,学习他做事积极的态度。让自己尽早养成这种好习惯,在面对生活和事业时,都有一种积极的态度。
州政协委员赵宏刚